週四聽林牧師演講是確切的幸福
我抱著極為期待的心情在週四下工日早早出發準備上哲學思想的通識,如此下意識地提早了是想佔一個好位子吧!一路上想著明後天得來的休假日,也盤算著這晚給自己的偷閒時光,上大學怎麼就是那樣寫意呢,我心想並微笑著。到了教室門口,哇,林慶台牧師已經到了。
他就站在走廊旁,像是一個路人,不,我是說很樸實的打扮,跟平常人沒有太大差別,完全沒有當過男主角的架子;看起來會是個很有威嚴的爸爸,頭髮已有些斑白,但體格還維持得不錯。我趕緊進教室找了個第四排中間的座位坐,果然不到幾分鐘周圍的位子都被佔走了,好險我早出門,搶到這個能與林牧師正對面的位子,感受一下莫那魯道的眼神勁道。鐘響後,演講就開始了,而他就那樣直接開始說起了,有點突然,其實。
當時魏導為了找到合適的人選來演莫那魯道而跑遍了全台灣的部落,一次與他弟弟的談話間被推薦了:眼神很殺、年紀四五十歲、體型要大;起初他是很不願意地,但魏導不斷地灌輸「你真的很像耶!」的觀念,也跟他說了許多莫那魯道的故事,最後是終於接下了這個要角;如今,我們才有機會認識他,林慶台,現任烏來福山基督長老教會傳道人。
他說要他分享他的生命故事,每每回想起來心頭總是酸酸的,那並不是一段輕鬆寫意的過程,甚至說是在谷底擺盪也不超過。他感嘆雖然現在很多人做了很多努力要幫助原住民,但原住民是真的無法很好地融入這個主流社會啊,那個文化的鴻溝還是很難消除。他從小就被老師邊打邊學ㄅㄆㄇㄈ,於是對學習有很大的陰影,加上學習的過程中總會受到漢人族群的排擠,他在國三時徹底地學壞了,就壞掉了,抽煙、喝酒、打架等,而且這一壞就壞了十一年……直到二十七歲。我的天哪,難道每一個稍微偉大一點的人背後都一定要有段辛酸的故事嗎?許多人為什麼會學壞,通常在課業上得不到具體的成就感,付出了諸多努力最後也都變成了泡影,我時常想,當初我的國小同學們如果能跟我上同一所國中,他的未來是不是會不同,他們並不差,只是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我的國中同學也能上我的高中,他的美術才能是不是就不會受到壓抑,因為我們很注重美術的教學;如果我的高中同學能和我一起上大學,他們得到的資源就不會那樣少,就能更加在他們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為什麼總是以一次次的成績來將這些人分開分開再分開呢,某些我的同學若能享受和我相同的課程定也能很卓越啊。或許不只原住民存在著這種問題,我們也都有,但是在原住民身上則更嚴重,所以我們應當重視這問題,也許我自己再努力一點也能幫助更多人。在他二十七歲那年,因為身體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加上姐姐的勸說,他走上了神學院這條路。
我想起某堂討論課一個同學提出的想法,為什麼許多人都是在遭遇苦難或悲痛後才受洗成基督徒,難道就不能單純的想要入教而受洗嗎?這兩者在心境上是否會有差異呢?其實我自己所認識的兩三個基督徒中就有一個人是因為某種狀況才受洗的,而其它人是家中本身就是基督信仰所以一出生就受洗成為教徒,所以我也無法斷定地說什麼,但可以明顯感受到的是這幾個人都能讓我感受到一份樂觀與一份認真,他們總能很快地調適自己走出陰影,而且在所負責的事物上不會讓人失望;他們所散發出的氣質很怡人,甚至某些我不認識的人第一次見面時就被我猜出是基督徒就是因為此。林牧師在那一年進入了神學院,我認為那是他第一次好好地認識神吧,前些年的空白,只能是空白,不過有種蛻變的意義。
他說他的阿公曾說,你不能偷東西,你不能偷懶,你要努力做事,你要努力努力……這樣簡單卻有帶著激勵與期待的話語代給他很大的影響,給了他一種堅定的信念。他讀了十年的神學院,不只願意做神的僕人,也是位木雕藝術家,在在證明了努力是有價值的。後來進了賽德克巴萊的劇組,他也時常擔任工作人員們的精神開導大師,他認為做為一個牧師,能幫助得更多。於是在演藝圈的工作告一段落後,他到了烏來山上重拾牧師的工作,他也發現他離不開山上,他熱愛打獵,他熱愛部落,他這樣才能為原民小孩們設想更好的未來。
選擇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才能讓未來無怨無悔,林牧師看到了原民孩子們令人擔憂的未來,所以他決定深根在山上教導孩子們,讓他們有能力去經營未來,比起演藝人員他能做得更多。而這也讓我思考到未來的我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會是什麼,畢竟現在的我所讀的是護理,是相當有用的技能,能幫助的一定很多,加上我本身也酷愛那種服務人的感覺,所以我也要盡可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聽完牧師的演講,我瞭解到許多事情,有些是我們應該要去做的,有些是應該要極力去做的,有些是可以放棄的,讓我明白在做這種生涯的選擇時要拿出最深沉的智慧,選出一個適合自己又不讓自己後悔的結果,勇敢地踏出大步吧。
不要問需要什麼,要自己去發現能給予什麼。在最後的開放討論時間,聽到了更多林牧師的故事,有煎熬,當演員時內心的衝突、有痛苦,健康狀況需要多加看管、有難過,看著許多原民孩子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有後悔,如果可以重來不想進演藝圈、有憤慨,「臺灣萬萬不能亂!」;有驕傲,還能在山林獵山豬山羌、有高昂,現場唱了一段看見臺灣的原聲、有歡笑,陶醉在擅長的木工藝品中、有想望,要為福山的孩子們鋪出一條平順的道路……我覺得好棒,聽完一場前輩的演講,就像海綿一樣吸收了好多養分供我茁壯,聽了好多令我沉醉的故事,還像個小粉絲要了簽名。
在結束後的路上,腦中仍然徘徊著那段兩個多小時的記憶,然後依舊情不自禁地,微笑,感到滿足,感到幸福。
滾滾而 十一月十六日
留言列表